案例展示

CASE STUDY

学院案例丨躬耕双甲绘宏卷肆秩奋进启新程——生物学院建院40周年纪念活动工作案例

  1984年,我校高瞻远瞩在全国率先组建(农业)生物学院,四十载春华秋实,学院始终秉承“正德厚生、生生不息”的院训精神,坚守立德树人初心,深耕生命科学领域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强国先强农、农大作先锋”的责任担当。为全面总结建院以来办学经验、系统展示人才培养成果、广泛凝聚发展合力,学院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建院4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,在为农大百廿校庆奏响序章的同时,为学科高质量建设、学院高质量发展汇聚力量。

  为做好院庆筹备工作,学院领导带队,组织专任教师、行政教师、辅导员组成调研团队,先后前往校内动科学院、食品学院、资环学院,以及校外华中农大、厦门大学等单位学习调研。通过实地考察活动现场、与相关负责人座谈交流,重点学习了院庆组织架构搭建、校友联络机制构建、特色活动策划设计等方面的经验。调研结束后,团队及时整理相关资料,形成案例资料,为本院院庆筹备工作提供参考。

  为保障院庆筹备工作科学有序推进,学院特构建了三级组织架构体系。第一级为院庆筹备领导组,由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组成,负责顶层设计、统筹重大事项决策、协调整体工作;第二级为院庆筹备顾问组、工作组及科研联络组,分别由学院关工委成员与资深教师、行政教师、青年教师组成,其中顾问组提供专业指导与咨询,工作组承担执行任务,联络组强化科研领域沟通协作;第三级为院庆筹备工作组下设的院史梳理、校友联络、项目活动、志愿服务、文创设计、宣传报道六个专项小组,聚焦各领域工作落实,确保筹备工作高效开展。

  确定院庆工作重点:前期启动“肆秩芳华八个一”,即策划1项主题展览、编撰1部院史书籍、制作1部专题视频、整理1本校友名册、搭建1个专题网站、编制1部画册、建设1面校友墙,并通过1系列推送回顾学院40年发展历程。院庆当天活动按“1+4+1”模式推进,包含1场庆祝大会、4场校友论坛,以及1系列纪念活动。同时,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,启动学科发展基金募集工作;邀请校友参与“生韵讲堂”系列论坛,积极筹建学院校友会和行业校友会。

  梳理学院发展历史与取得成果,制作“肆秩传承”生物学院40周年办学成果展进行线下展示新闻中心

  对学院发展历史与主要成就进行梳理,制作《肆秩奋进》生物学院建院40周年纪念片,在院庆大会当天进行展示。

  整理建院以来5000余人次本科生、2100余人次硕士生、3100余人次博士生名单,形成《生物学院学生名册(1984-2024)》,并对学院在各个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重点校友进行梳理,同时聘请历届校友联系人。

  特别打造院庆主题网站,整合展示院庆系列活动资讯、学院发展历程、院友返校案例展示、项目捐赠等模块,供师生、校友浏览,累计浏览量超10万次。

  梳理回顾学院40年来的发展历程,制作发布《肆秩芳华 砥砺奋进》学院发展历史纪念画册。

  对学院40年发展历史进行梳理,整理制作“【肆秩芳华 砥砺奋进】承前启后四十载:寻生科印记,传时代薪火”等十篇院史系列推送。

  院庆当日上午,学院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报告厅举办“肆秩芳华,砥砺奋进”建院40周年大会。会上邀请上级领导、知名学者、校友代表、教师代表致辞,并安排青年教师向老教师献花,以此致敬老一代教师为学院发展的辛勤奉献,激励年轻一代接续奋斗,再创辉煌。

  下午举办“筑梦生科”“生生不息”“志长路远”“生韵讲堂”四大主题校友论坛,促进学术交流,凝聚校友力量。

  院庆日全天,在院内举办“肆秩芳华”嘉年华等特色纪念活动,并为校友准备了学院自行设计的特色文创纪念品。当晚举办“肆秩华章,筑梦扬帆”庆祝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建院40周年文艺晚会,晚会现场校友同台,师生同乐,亲朋同庆。

  学院对院庆大会进行图片直播,对院庆系列活动开展全方位新闻报道,并制作院庆工作回顾视频,记录筹备过程中的师生故事。为表彰院庆期间表现突出的志愿者与青年教师,学院召开表彰大会。会上,学院领导为优秀志愿者及青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,对他们在院庆工作中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致以诚挚感谢。

  双甲子校庆即将到来,学院将以院庆为契机,进一步深化各项工作,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,传承生院精神,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、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农业强国贡献更多更大力量。

  以“学术为魂”,深化“生韵讲堂”品牌建设,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、校友担任主讲,聚焦学科前沿与交叉领域。校庆之年计划举办120期,目前已开展72期,超千人次参与。后续将加强科研合作,优化内容形式,提升学术影响力,赋能学科发展。

  将科学精神融入活动,本学年举办李季伦院士百岁华诞学术交流会、清明缅怀前辈、开展口述学院文化史项目,回顾学术成就,铭记奋斗历程,挖掘生科故事。此外,成立“生音宣讲团”,讲述农大故事,传承生院之音,厚植文化底蕴。

  以校庆、院庆为契机,多渠道募集学科发展基金,保障科研、育人与平台建设。同时正在积极筹备生院校友会和行业校友会,搭建校友联络网络,推动资源共享,实现校友与学院协同发展,为学校事业与校友发展共融共促提供不竭动力。




电话:400-123-4567

手机:13800000000

查看手机站
关注公众号
琼ICP备xxxxxxxx号 公司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